【摘要】本研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山羊粘膜色素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酉州乌羊是我国珍贵的地方遗传资源,其全身被毛为白色,但皮肤和可视粘膜均为乌黑色,其中面部可视粘膜的颜色与同样分布在武陵山区且全身被毛为白色的板角山羊形成鲜明对比(图1)。为了解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我院草食牲畜研究所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酉州乌羊嘴唇粘膜组织(Wlip)和板角山羊嘴唇粘膜组织(Glip)进行转录组测序,所得序列经质控、组装后,以|log2(Fold Change)| > 1,qvalue< 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24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18个基因上调表达、31个基因下调表达(图2)。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结果(图3)显示,不同颜色嘴唇组织的生物学重复出现分离,同一颜色嘴唇组织生物学重复聚集在一起。
通过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图4),发现16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与色素代谢相关的Melanogenesis、钙信号通路、cAMP、cGMP-PKG、MAPK等信号通路中,推测ASIP、CALML6、MEF2C、ATP2A1、ATP1A2、ATP1B4、PLM、OXTR、NCX3、MYLK2、FLNC、CACNA1、CACNA1S、CACNG1、CACNG6、P2RX6等基因参与山羊嘴唇粘膜色素沉积。本研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山羊粘膜色素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